1,关于经济学基础题目

8个单位,短期最低平均可变成本是48,小于120,所以企业会生产,只要令价格等于边际成本就可以了、、、、

关于经济学基础题目

2,经济学基础题目

1、 (1)当价格为500时 需求量:QD=1000-500=500 供给量:qs=200+500=700 (2)均衡要求 QD=QS 所以:1000-p=200+p 解得 p=400 将p代入QD=1000-p中得:qd=600 所以均衡价格为400 均衡销量为600

经济学基础题目

3,求经济学基础大1的题目

谨慎的人总是试图永远保持自我控制能力。这种能力显示出真正的人格与心力,因为有大胸襟的人不会轻易受情绪制约。激情是心灵生出的古怪念头,稍稍过量便会使我们的判断处于病态。如果此病传染至口边,难免会殃及你的声名。你要完全彻底地把握住你自己,要做到不管处于大顺之时还是处于大逆之际,都不会有人批评你,说你情绪不稳定。大家都钦佩你卓越非凡。
宏观经济学 微观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区域经济学 发展经济学 统计学 国际金融贸易学 证券投资学 基础会计学 银行货币学 经济法 价值决定价格,生产钻石所需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比生产水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长,而且成本高,钻石所凝结的人类劳动多,同时,价格受供求的影响而上下波动,钻石的产量小于需求量,所以价值高。生产水的成本底,供应量大禹需求量所以价格底

求经济学基础大1的题目

4,宏观经济学里面的题目有哪位仁兄会的急

市场的短边,即总需求(因为生产能力强,需求能被满足)。劳动力需求立即对价格水平的变化作出调整,但劳动力供给却不受影响(有劳动力市场曲线均衡可知,价格升高,需求曲线右移,供给曲线不变,则劳动量增加,总供给增加)。
中级宏观经济学。。。是达到中级程度(一般为研究生教材或经济本科专业教材)。。。理论分析中,较多的运用高等数学的内容。。。数学要求较高。。。宏观经济学,一般是普遍为初级经济学。。。理论分析运用的数学知识比较简单。。。甚至直接通过坐标,图示。或则实例来分析。。。。ps。。。经济学有初中高等级的区分。。。最最最主要的区别是分析的数学方法不同。。高级经济学甚至运用到拓扑学等高深晦涩的数学知识!
20题:市场的短边,即总需求21题:劳动力需求立即对价格水平的变化作出调整,但劳动力供给却不受影响

5,经济学基础题

1、资源配置和资源利用是经济学的研究对象。2、生产可能性曲线以内的任何一点,代表着一个社会生产能力的提高。3、微观经济活动之和等于宏观经济活动。 4、资本包括货币,而货币不一定是资本。5、我们日常生活食用的食盐是富有弹性的商品。6、本国常住单位在国外生产要素的收入应计入国民生产总值GNP。7、从产品市场转到要素市场意味着从价格理论转到分配理论。8、需求定理表明:随着商品价格的上升,商品的需求量会上升;反之亦然。9、市场的垄断程度越高,则经济效益越低。因为经济效益是指利用经济资源的有效性。10、在某些情况下,市场机制会导致资源配置不当即无效率的结果,这就是市场失灵。
楼主既然是在政府部门工作,那确实应该在这方面多懂一些,例如:福利经济学等。 其实,经济学基础很简单,入门也比较容易,如果你一点基础没有,那我推荐你看曼昆的《经济学原理》,包括微观、宏观两本书,书中全是经济学基础知识,对于非专业出身的人恨有帮助的。希望对你有帮助,祝工作顺利!

6,经济学基础模拟题 案例分析题

1一个经济主体的经济活动对另一个经济主体所产生的有害或有益的影响。  2  外在性对经济效率的影响在于它使得私人提供的数量与社会需要的数量出现差异。这可以由私人成本与社会成本及其私人收益与社会收益加以说明。  如果一项活动产生负的外部经济影响,那么该项活动对其他经济单位施加正成本,从而社会成本大于私人成本;反之,在存在正的外部影响的条件下,社会成本小于私人成本。  (或:如果私人收益大于社会收益,则该经济单位施加了负的外部影响;如果私人收益小于社会收益,则该经济单位施加了正的外部影响。)  如果厂商对其他经济单位产生负的外部经济影响,私人厂商的最优产量大于社会的最优产量;如果厂商对其他经济单位产生正的外部影响,私人厂商的最优产量小于社会的最优产量。  3矫正外部性政策的指导思想是,外部经济影响在内化,为决策者提供衡量其决策的外部影响的动机。这些政策主要有:  (1)税收和补贴,即向施加负外部经济影响的厂商征收恰好等于外部边际成本的税收,而给予产生正向外部经济影响的厂商等于外部边际收益的补贴。  (2)企业合并,即将施加和接受外部成本或利益的经济单位合并。  (3)明确产权和谈判。依照科斯定理,政府无须对外部经济影响进行直接的调节,只要明确施加和接受外部成本或利益的当事人双方的产权,就可以通过市场谈判加以解决

7,经济学基础论述题

失业会产生诸多影响,一般可以将其分成两种:社会影响和经济影响。  失业的社会影响虽然难以估计和衡量,但它最易为人们所感受到。失业威胁着作为社会单位和经济单位的家庭的稳定。没有收入或收入遭受损失,户主就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家庭的要求和需要得不到满足,家庭关系将因此而受到损害。  失业的经济影响可以用机会成本的概念来理解。当失业率上升时,经济中本可由失业工人生产出来的产品和劳务就损失了。衰退期间的损失,就好像是将众多的汽车、房屋、衣物和其他物品都销毁掉了。从产出核算的角度看,失业者的收入总损失等于生产的损失,因此,丧失的产量是计量周期性失业损失的主要尺度,因为它表明经济处于非充分就业状态。
以上论述题目实际上说的是凯恩斯“节俭的悖论”,“节约悖论”是凯恩斯最早提出的一种理论,根据凯恩斯主义的国民收入决定理论,消费的变动会引起国民收入同方向变动,储蓄的变动会引起国民收入反方向变动。但根据储蓄变动引起国民收入反方向变动的理论,增加储蓄会减少国民收入,使经济衰退,是恶的;而减少储蓄会增加国民收入,使经济繁荣,是好的,这种矛盾被称为”节约悖论”。 节约的悖论是根据凯恩斯主义的国民收入决定理论推导出来的结论,它在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的情况下是存在的,是短期的。长期中或当资源得到充分利用时在,节约的悖论是不存在的。 “节俭的悖论”这一命题的成立需要以下前提条件。首先,经济中存在着非自愿失业,即经济处于非充分就业状态。这就是说,当整个经济具有过剩的生产能力 以及大量产品积压时,居民消费的增加,会使积压产品减少,从而降低了过剩的生产能力,由于积压的产品并不计入国民收入的核算,所以积压产品的减少必然会增 加以现存方法核算的国民收入的增加。节俭的悖论这一命题之所以被人们广泛地接受,这其实是一种刺激萧条经济复苏的方法。当非充分就业的前提条件得不到满足 时,这一命题便不能成立。 其次,凯恩斯“节俭的悖论”这一命题其实是针对静态经济而言的,即短期分析,从长远来看,居民的消费是及其稳定的。刺激消费,只会使两部门(消费品部 门和资本品部门)结构的调整,而不会改变总体国民收入。根据货币经济学宏观经济模型,高经济增长率来自于居民较高的储蓄率、低资本市场投资比率以及银行的 低准备金率(即很低的储蓄过消费的改变只会改变两部门经济剩比率),从而导致高的利润率,刺激投资,增加国民收入。从长远来看,经济会慢慢达到充分就业 的,那么从长远来看,奢侈浪费对经济是很不利的,当经济达到充分就业时,盲目增加消费刺激生产的唯一结果是通货膨胀。为什么呢? 当经济处于充分就业时,消费的增加会导致一下结果。a,一部分消费品的价格上升,部分消费者会持币待购;b,资本由资本品部门向消费品部门的转移,从而提 高消费品的成本(消费品部门工人的工资);c,消费品部门利润率升高,资本品部门利润率下降,从而相互抵消。由此可见,在充分就业的情况下,刺激消费不会 改变整个经济的利润率,从而也不会改变整个经济的国民收入,唯一的结果是使得消费品的价格上升,导致通货膨胀。 所以,节俭的悖论是在萧条经济下提出来的发展经济的论断,该论断在非萧条经济下是不适用的。

文章TAG:经济学基础知识试题经济  经济学  基础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