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的职业素养论文2000字,大学生应具备哪些职业素养
来源:整理 编辑:尖叫部落 2023-04-25 21:32:19
1,大学生应具备哪些职业素养
谈吐文雅,精力充沛,专业技能熟练,知识渊博,礼让谦和
2,如何自觉遵守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大学生论文2000字左
联系实际例子:近期的新闻,做引子,从而引出你要写的论题。
3,求一篇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 的论文2000字以上
自从金融危机全球范围爆发以来,毕业生求职队伍迅速扩大,就业问题困难重重;社会对毕业生素质的要求也逐渐提高;就业市场逐渐走向有序化和多样化。
4,大学生职业素养
首先应该有良好的交际能力,在遇到各类问题和困难度有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和应变能力,要足够活跃参加各类活动,还有就是独立生活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等等.......
5,如何提高我的职业素养论文
最低0.27元/天开通百度文库会员,可在文库查看完整内容>原发布者:嘉_伦v职业素养论文职业素养是一个人的内在修养,它决定了一个人的人生高度。它包括了一个人的学习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团队和作能力,专业知识运用能力等。职业素养是一个人职业生涯成败的关键因素,因此,我们培养自己有坚韧不拔的毅力,不断进取的精神等,使我们在以后的生活及工作中更加的优秀。职业素养影响着我们的职场生涯甚至是以后的生活,它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是相当重要的。作为职业素养培养主体的大学生,在大学期间应该学会自我培养。 首先,要培养职业意识。雷恩.吉尔森说:“一个人花在影响自己未来命运的工作选择上的精力,竟比花在购买穿了一年就会扔掉的衣服上的心思要少得多,这是一件多么奇怪的事情,尤其是当他未来的幸福和富足要全部依赖于这份工作时。”很多高中毕业生在跨进大学校门之时就认为已经完成了学习任务,可以在大学里尽情地“享受”了。这正是他们在就业时感到压力的根源。清华大学的樊富珉教授认为,中国有69%-80%的大学生对未来职业没有规划、就业时容易感到压力。中国社会调查所最近完成的一项在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显示,75%的大学生认为压力主要来源于社会就业。50%的大学生对于自己毕业后的发展前途感到迷茫,没有目标;41.7%的大学生表示目前没考虑太多;只有8.3%的人对自己的未来有明确的目标并且充满信心。培养职业意识就是要对自己的未来有规划。因此,大学期间,每个大学生应明确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我将来想做什么?我能做什么?环境能
6,关于艺术设计学生具备的职业素养要求及学校培养差异调研报告不少
1.懂制图(土建制图、机械制图),能熟练地画出符合国家规范的设计图纸和施工图。2.能看懂各种土建施工图纸,除了结构施工图纸外,对给排水(上下水)工程图、采暖工程图、通风工程图、电气照明与消防工程图等,也都非常熟练。这对搞好室内装修设计十分重要:可以避免装修设计与土建设施发生冲突,能更周到的进行装修设计、恰当的进行装修设计。3.懂透视学,能快速地画出室内透视骨架线图,做到透视准确无误:会画轴测图(定轴测轴和轴间角度)。这是画好效果图的基础。4.会画彩色效果图,能把房间的空间感、质感、色彩变化、家具设备的主体感、光环境效果等正确地表现出来。5、熟悉各种土建材料和建筑装修材料(材料的性能、特点、尺寸规格、色泽、装饰效果和价格等),才能正确地选用材料和恰当地搭配材料。6.懂得建筑的基本构造类型,特别是对每种构造的优缺点、常用的结构方式等要熟悉。7.具备建筑风格、室内和家具风格方面的知识与修养,能熟悉各种的基本特征与变体。还了解各种陈设品的历史发展。8.具备测绘的知识与技能,能正确地做好现场实测记录,为设计搜集资料。9.对装修施工工艺要熟悉,以确保装饰装修的质量。10.有广博的文化知识与修养,这对提高室内设计水平有利。11.会并善于做设计资料的搜集与积累工作,列如,通过画速写、测绘、拍照、复印和记录等手段,不断积累有用的各种设计资料。12.掌握专业调查的技巧,不论是综合性的,还是专业性的调查,都能抓住要点,得到设计师应掌握的情况与信息,以利于室内设计工作。13.会独立制作高质量的模型,这就要求设计师懂材料、工艺做法,并会使用必要的工具和设备。这是设计师应具备的动手能力。14.会摄影,懂暗房技术,还会摄像。这些技能设计师也能掌握。15.室内设计师还会电脑辅助设计(CAD),掌握用电脑绘制设计图、施工图和效果图的技巧。16.要具备园林艺术、盆景与插花艺术方面的知识与修养,懂得绿化树种、花草的特性与功能。17.对人体工程学要做深入地研究和了解。18.加强对电光源、光源产品和照明技术的了解,从而有利于搞好室内照明设计。19.室内设计师要研究社会学,了解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群与阶层、阶级、生活方式和需求,这对搞好设计有帮助。20.室内设计师还应对环境科学有深入的了解,并及时掌握新的发展趋势。另加两条:了解物理动力学、化学生物学。
7,专业转型升级转型大环境下大学生应具备怎样的职业素质论文
如今知名外企的裁员声“一浪高过一浪”,每年的9——10月,更是业界公认的外企最易发生裁员的“高危季节”。员工遭遇裁员风暴后,如何增强自己的裁员免疫力?如何走出裁员阴影,迅速提升核心竞争力呢?可锐职业顾问事业集团首席职业顾问卞秉彬先生认为,员工遭遇裁员并不可怕,裁员也可以裁出职业竞争力,裁出新的职业生涯。 未雨绸缪 掌握裁员“潜规则” 员工如何在外企裁员中占据主动,首先必须了解外企裁员存在的“潜规则”。卞秉彬指出,首先,在时间的分布上,外企在一年中前6个月出现人员调整的可能性不大,尤其不会发生在春节期间。外企裁员计划的公布多发生在下半年,尤以每年的9——10月份为高发时节。 其次,在时间的跨度上,为了尽量降低裁员带来的影响,一般公司从发布信息到裁员结束,最多不超过90天,以免产生大的动荡。同时,一年之内裁员最多不能超过三次。 再次,要懂得识别裁员的预警信号,未雨绸缪才能提高自身的“裁员免疫力”。企业在裁员之前,不说“山雨欲来风满楼”,但多少也会放出一些“烟雾弹”,这时候员工要保持灵敏的嗅觉,从一些细微变化中发现一些端倪,以免措手不及。 卞秉彬总结出企业人员调整的四大风向标:一是公司战略重组,如公司的兼并,很多职位发生重叠,势必要进行人员的精简;二是公司新产品上线;三是公司市场调整,业务方向转变;四是资本市场发生变化。如果发现公司某个产品市场销售业绩非常差,连续呈现下滑趋势,那么公司很有可能将对该部门的相关人员进行调整。如果身为专业技术人员,发现自己手中的新活越来越少,这时就不得不有所警惕,可以开始留意“窗外的风景”了。 最后,要不断经营自己,尤其意识到自己的工作比较低端、可替代性比较强时。如出纳、助理等人员,要根据自身的职业兴趣及时进行充电。 谋后定动“裁出”职业竞争力 如果你被公司裁掉,很大程度上预示着你的职业竞争力下挫。卞秉彬先生认为,可以从三方面来考量职业竞争力:第一是职业气质,在了解岗位定位后,了解自身是否符合职位的要求,自身优势是否能在该项工作中得到最大的发挥;第二是职业资质,自己是否具备岗位所要求的资格认证,比如证书、学历等;第三是职业经验,对于某一职位是否具备相关的工作经历。 裁员可能给员工带来负面影响,但并不十分可怕,因为裁员也有可能裁出新的竞争力,裁出新的成长点。小张的遭遇即是典型例子,他被裁后不仅没有被“打倒”,反而薪水还随之攀升了一节,找到了更适合自己发展的新方向。小张原是某IT公司一名技术开发人员,当了半年的闲人后被公司裁员。他被裁后并没有盲目寻找新工作,而是静下心来思考问题的症结所在。第一步,小张在职业顾问的帮助下,了解自己到底应该做什么工作;第二步,小张将目标设定在技术管理和项目管理这两个职位,并对这两个岗位进行了成长性评估,最后根据自身职业气质选定了技术管理作为目标岗位;第三步,根据岗位要求迅速找到弥补差距的办法,如参加快速充电等;第四步,学会充分利用日益积累的人脉网,裁员并不意味着与原公司“老不相往来”,要多多联络朋友,请公司的同事帮忙推荐工作。3个月后,小张就找到了满意的工作,年薪也比之前提高了25%。搜一下:专业转型升级转型大环境下,大学生应具备怎样的职业素质论文
文章TAG:
大学生的职业素养论文2000字大学 大学生 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