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煤炭行业分析报告,开滦股份煤炭行业的分析
来源:整理 编辑:尖叫部落 2025-07-03 19:59:40
1,开滦股份煤炭行业的分析
受益于前3季度的高煤价,前3季煤碳行业业绩报表都不错。但4季度的煤价下跌将尽一半。所以业绩也将下降一些的。譬如中煤能源第3季度业绩达0.44元一股,但第四季度预期只有0.2元一股。而开滦股份上升有量下降缩量。可持有。回调时补仓,静等主力做多吧。大盘回调中,注意及时止赢止损。煤炭行业将步入三年到五年的下降周期,未来年绩将出现大幅下滑,建议逢高抛出开滦股份!
2,煤炭行业十三五有什么政策吗 前景如何
最主要的政策是供给侧改革配套政策,据前瞻产业研究院《2016-2021年中国煤炭行业发展趋势与投资决策分析报告》显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社会生产力水平,落实好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要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从生产领域加强优质供给,减少无效供给,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使供给体系更好适应需求结构变化。供给侧改革对煤炭行业去产能提供了法律支持。
3,未来2年内 我国煤炭市场的大趋势是什么比如 资源整合节能减排
首先,未来国家肯定会继续关闭小煤矿,整合合并大的煤矿,对于煤矿,国家肯定要逐步的加大国有资本的投入,用行政或者经济的手段迫使民间资金逐步退出,来达到大型煤矿国有化的目的的,这样一是方便国家统一管理,而是一旦发生事故,便于及时处理和分析。在节能减排方面,对于一些污染比较大的煤矿,可能会要求加大对排放设备的改造升级,要求对排放的废气废渣进行处理。能回收的要尽量回收,不能回收的,也要经过处理达到国家环保标准方可排放。对于一些污染治理不当的煤矿要进行整顿,该关闭的关闭,该停产的停产,直到做到要求为止。关闭地方小煤矿和黑煤矿,整合合并大的煤矿,对能源市场来说,短时间可能会导致需求量进一步提高,价格可能会小幅度上涨,但是从长远角度来看,绝对是有利的,而且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市场供应方面将不会存在问题。
4,你对煤炭市场的发展前景怎样看待有何好的建议
前景不是很乐观,参考《2016-2021年中国煤炭贸易行业发展前景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看待行业未来发展趋势: 供给端:1.库存:全社会煤炭库存差不多连续四年超过3亿吨,煤炭企业去库存压力大。2.产能:产能过剩严重,且去产能进程缓慢。结论:库存高企,产能净退出非常有限,供给不会下降。总结:2016年,煤炭行业下游需求下滑,全社会煤炭库存高企,行业产能过剩依旧,价格会进一步下探。另外,银行视煤炭行业为高风险行业,授信额度从紧,煤企直接发行债券也多次因认购不足而流产,煤企融资困难。政府方面,目前有政策倾向帮助煤企渡过难关,但随着时间推移,未来会逐步减弱。煤企整体经营环境会趋于恶化。长期来看:我国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导致电力结构调整,火电占比逐渐下降,单位GDP煤耗下降,是长期趋势,对煤炭行业是长期的负面影响。煤炭行业能否反弹,主要看行业自身变化,关键是去产能的速度和降低成本的幅度,等煤炭市场接近供需平衡,煤价就会逐渐反弹,煤企才能实现盈利。
5,本人今年29岁已经从事煤矿行业6年现在煤炭行业不景气也不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2016-2021年中国煤炭行业发展前景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显示,目前煤炭行业面临的问题:1、经济转型调结构,煤炭下游需求行业都面临产能压缩。首当其冲的是钢铁、水泥。下游需求中期来看无法恢复,反而要萎缩。2、环保压力增加,煤炭产能必须压缩。个人希望这种产能压缩是市场行为,即通过价格下跌来使小型企业退出煤炭上游领域。政府强行进行企业间兼并整合效果并不好。 这轮煤炭行业整合已经暗流涌动,能剩下的只有高效率管理、低成本运营的大型企业。行业的底部可能很快就会到来,毕竟目前的坑口价格已经低于很多企业成本。但是底部维持的时间可能会很长,要做好长期挨苦日子的准备。 分配的话,对于企业内部退养人员需要的生活费和社会保险费,解除劳动合同人员的一次性补偿金,以及拖欠的职工工资、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由财政予以补助;将富余人员安置纳入当地就业规划,优先安置煤炭企业富余人员,由当地失业保险机构对失业职工进行免费转岗培训,鼓励职工创新创业,对自主创业人员给予小额贷款和社会保险补贴。
6,我原来在煤矿工作是个旷工现在我们煤矿倒闭了我想问一下现在
前景不好,前瞻产业研究院《2016-2021年中国煤炭行业发展前景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显示,煤炭一直是我国主要的能源与重要的工业原料,在能源结构中占比超过60%,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不过,近年受环保压力、低油价冲击与煤企盲目扩产影响,国内出现煤炭产品产能过剩的问题,供过于求的市场关系下,煤企难以稳价,生存压力加剧。2015年上半年我国煤炭行业亏损面超过80%。31家上市煤企业绩亏损的达14家,亏损面为44%。 2015年上半年我国煤炭产能为17.25亿吨,同比减少13788万吨,下降7.4%;销量为16.22亿吨,同比减少14226万吨,下降8.06%。在国家监管趋严以及部分煤企自觉减产的作用下,煤炭产量得到一定控制,但煤企困境依旧存在。减产成为煤炭行业持续与健康发展的当务之急。目前,我国煤炭消费90%以上集中在电力、钢铁、煤化工、水泥、建筑、建材等工业领域,上述领域有极大的减产空间,这为国家未来有效调控煤炭产量提供了可能。
7,未来煤炭行业的发展前景如何
2008年以来,受国内多年积累的能源“瓶颈”因素影响及国际金融危机不断深化等多重因素的作用,国内煤炭市场呈现出极度涨落的特征。主要成因为,近年来国内经济显著的“重工业化”趋势加剧,经济主要部类农业和工业发展呈不平衡发展态势。农产品及主要消费品供应不足,首先导致前半年由cpi持续上涨引导的全面物价上涨,并形成相当严重的“泡沫化”价格;而长期依赖外部需求的的工业尤其是加工制造部门的扩张投资,直接造就了能源供应相对不足、价格大幅上行的前提,但一经遭遇外部需求突发性减弱,即暴露产能过剩的弊病。在过剩压力态势下,需求难以短期内恢复、价格大幅下滑、工业品利润率下降、重工行业甚至亏损经营,是未来一定时期内工业行业的主要趋势。
煤炭下游用煤行业如电力、钢铁、化工等行业目前下行的趋势仍在加剧。虽然短期内政府刺激投资的经济政策对提振市场信心产生了一定的正面效应,但到发生实质性的影响尚需时日;钢铁、电力行业的生产开工虽然相比四季度初有所恢复,但当工业保有资源量增加的情况下,价格仍然将下滑,煤炭需求仍将呈现低位盘整。那么,影响09年煤炭市场的主导因素有哪些,下面笔者分利空及利好两方面加以分析:
影响09年煤炭市场的利空因素主要包括:
1、宏观经济政策的不稳定性、宏观调控决策难度在09 年逐渐增大,使09年煤炭市场变数加大。中央政府近期安排的四万亿元投资及在不到一百天内多达5次的货币政策调整,旨在通过增加货币流动性,从而扩大交易量来扩大内需,遏制工业品需求严重不足、价格持续狂跌、就业形势严峻局面,而非对业已过剩的工业行业的重复“追加”投资。政策预期对工业品需求的拉动作用到底有多大,还很模糊。而且值得注意的是,受价格及利润影响,2008年年内已建成未投产能及在建产能,不稳定的市场及投资恐慌,将导致09年工业产能的闲置率仍将处于一定水平。煤炭下游产能不能充分运行,进一步使煤炭需求低位盘整。
2、在加大投资力度、刺激内需的时候,政府还必须防止投资方向走偏、并形成低水平重复建设的苗头。一方面,资金使用不当,不仅拉动不了需求,反而会无形中加大货币供应量,形成投资陷阱,造成新一论的通货膨胀;另一方面,投资方向失误,将直接导致低水平重复建设,为未来一定时期内再次产能过剩埋下祸根。在政府这样的宏观经济路线考虑下,内需不可能象工业投资那样对刺激经济增长短期立竿见影,钢铁、电力原本产能过剩,煤炭产能过剩也是随之而发生的事件。
3、钢铁、电力等主要用煤行业对明年一季度的需求预期仍不是很乐观。一方面,一季度正值两节期间,其下游行业的放假、开工不足等因素促使产品需求走低,市场再次萎靡;另外,经济金融危机的影响仍在深化,部分产品出口退税率虽然调低,但对反倾销的考虑及外部市场本身难以在短期反弹的因素,仍然决定着国内市场的走势。
利好因素,主要为:
1、国家已经在12月份出台对矿产品增值税税率的调整计划,从明年一季度开始,矿产品增值税率统一调整至17%。煤炭产品的增值税税率将由原来的13%调高4个百分点,增加煤炭财务成本30元/吨左右(按照700元/吨的价格预算)。另外,国家对煤炭资源的资源税制改革也呼之欲出,草案是由原来的从量计征改从价征收,税率为煤价的5%(可能达到平均30-40元/吨),比以前2.5-3.6元/吨的从价额扩大10多倍。两项税收制度的改革将增加煤炭成本 70元/吨左右。税费的提高,将对煤炭价格形成一定支撑。
2、煤炭产品的不可再生性及初级资源属性,不允许煤炭价格一直在低水平运行。我国的煤炭资源经过近3-5年的大规模开采,储量已经大幅减少。20世纪曾经是主采矿区的各大矿业集团目前已把就业及满足煤炭需求的目光转向外围煤田,而本土储量大多接近枯竭,采掘衔接业已出现深层次矛盾。前半年煤炭价格大幅度上涨,正是煤炭“瓶颈”及采掘矛盾深层次暴露的体现。只不过税费的调整未及时跟进,明年税制改革的推进,将进一步使煤炭开采的隐性成本显性化,反应资源的稀缺程度,进而促进煤炭价格趋于稳定。
总体看来,明年一季度影响煤炭市场的因素多空并存,整体经济复苏、需求恢复仍然是决定性因素。煤炭资源开采部分隐性成本显性化,将加大煤炭成本,对煤炭价格形成有力支撑。当前合成氨、尿素等传统煤化工行业产能过剩愈演愈烈,市场竞争不断加剧,煤化工企业必须要进一步掌握新型煤化工及精细化工的最新方向,探索现代煤化工产业高端化的可行路径,才能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
目前,传统煤化工出现了有技术没市场、产能过剩的状况,DMM(聚甲氧基二甲醚)、MTA(甲醇制芳烃)是有市场没技术,而煤制烯烃、煤制油、煤制天然气、煤制乙二醇等新型煤化工既有技术又有市场,发展空间广阔。
节能减排、低碳环保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发展现代煤化工也要遵循这一国策。面对传统煤化工市场产能过剩、竞争激烈的形势,发展现代煤化工是煤化工企业的必由之路。将结合当前各煤化工下游产品的市场、技术成熟度与工艺可靠性等情况,通盘考虑晋煤煤化工产业未来的发展方向。
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5-2020年中国煤炭行业发展前景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前瞻》分析:现代煤化工必须坚持绿色、低碳、高新精细化的发展路线,才能提升行业和企业核心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无论是传统煤化工还是现代煤化工,都必须符合国家煤化工产业绿色发展的要求,必须加大综合治理力度,减少污染物排放;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加快企业技术改造,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严格节能环保准入,优化产业空间布局,真正实现煤化工产业全面的绿色可持续发展。
文章TAG:
2021年煤炭行业分析报告2021年 煤炭 煤炭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