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宿业发展历程,中国经济型酒店业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来源:整理 编辑:尖叫部落 2023-07-29 17:22:02
1,中国经济型酒店业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2,现在酒店是怎样发展的

3,民宿现在发展的现状怎样
1.政策规范民宿进一步发展近年的各项旅游政策中,均有提到鼓励特色民宿的发展,在未来3-5年内民宿政策持续利好导向;目前共享经济是大趋势,未来政府也将继续鼓励个人闲置财产的有效利用,变相支持民宿发展。而地方政策主要针对部分饱和市场的恶性竞争问题,出台行业相关准则,提高民宿入行标准;另一方面地方政策要去除目前民宿的安全隐患,提出民宿水电、楼层结构和消防等建设标准。 2.民宿行业趋向多样化发展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环境之下,民宿短租迎来巨大发展机遇。同时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资本进入民宿这个行业,推动了民宿商业化的发展模式。但是,随着市场发展和用户不断更新的需求,民宿也将迎来创新的挑战。以文化为载体的民宿需要开辟更多新型旅游模式,非标住宿方式迎来多样化、圈层化趋势,在未来会对民宿提出更高要求。
4,筒述世界酒店发展历史
据史料记载,酒店的雏形--客栈,大约在古希腊和罗马时代就已存在了,但真正大批兴建和进行管理的酒店,直到19世纪才开始兴起。国外酒店业从最早的驿站、客栈、旅店到现代化的大酒店、国际连锁酒店公司,大体经历了四个发展时期。 (一)客栈时期 这是酒店最早的雏形,设备极其简单,只能向旅游者提供最基本的住宿服务,规模较小,价格低廉。 (二)大饭店时期 在19世纪的欧洲,随着上层社会极为奢侈的生活方式的蔓延,专为王室、贵族、大资产阶级服务的豪华饭店应运而生。以法国的"巴黎大饭店"为代表,这些饭店规模宏大,建筑别致,设备豪华,餐食精美,讲究礼节,服务周到,能尽可能地满足宾客的各种需要,价格昂贵,是专为上层富有的显贵和特权阶层服务的。 (三)商务饭店时期 20世纪初期,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新市场的开辟,导致了商务旅游的急剧增长。商务饭店的特点是提供完善的设备和设施,进行优良的服务,使旅游者感到舒适、方便、清洁、安全,而价格便宜合理。这些饭店主要是为商人和旅游者服务的,美国人斯塔特勒在布法罗建造的一家300间客房的"斯塔特勒饭店"是其代表。该饭店应用科学的管理方法,实现了成本低、效益高的经济效果。此饭店的出现标志着饭店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四)新型饭店时期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和新技术的应用,特别是由于汽车的普及和喷气式客机的出现,加速了饭店业的发展和变化。 新型饭店时期也称饭店联号(连锁饭店)阶段。所谓联号就是几十、几百家饭店同用一个名称,在饭店的设备设施、服务水平、经营管理等主要方面都有统一的规格标准。这些公司首先在国内开始,继而扩展到国外。 美国是世界上实行饭店联号管理最早、最大和最多的国家。最著名的假日酒店(Holiday Inns)、希尔顿(Hilton corp)、喜来登(Sheraton corp)等饭店集团在世界各国都拥有几万间以上的客房。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酒店行业的发展。首先是货币的产生,商品交易及商人的商业活动,这种活动的产生是酒店开端的必备条件,后来随着商品活动使人类扩大活动的范围,从而产生居住等更多的需求,也就使酒店的基本功能日益增加,这从酒店的四个发展阶段不难发现。 第一时期:客栈时期 产生于十八世纪前,当时名称是客栈,设备简陋,安全性差,仅能提供住、吃,服务质量差。 第二时期:豪华酒店时期 产生于十九世纪初,当时英国的产业革命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使人类社会进入工业时代。第一家豪华旅馆别墅在法国建成。此时酒店的接待对象主要是王公贵族、达官显贵、商人、上流社会度假者,接待目的为非盈利,常建于城市,铁路沿线。同时由于蒸汽机的出现,商品的进一步丰富,交通也开始发达,从而导致酒店的开设位置有所变化。 第三个时期:商业酒店时期 在20世纪初至二战期间,第一家商业酒店在美国出现,其位置在于城市中心或公路旁,此时的酒店已能提供舒适、便利、清洁的服务,安全为服务宗旨,价格合理。此时汽车酒店已开始出现。 第四个时期:现代酒店时期 始于20世纪40年代,直到现在。此时的酒店具有一些明显的特点,如酒店连锁经营、酒店的市场定位更为专业化、各类型酒店充分利用高科技(在客房装上互联网、使用新型的装饰材料等);同时宾客要求酒店提供更为个性化的服务。
5,经济型酒店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中国经济型酒店行业的四大必然趋势一、大部分一、二、三星级酒店和部分的社会旅馆被经济型酒店所替代来自权威部门的统计,近年来,国内星级酒店客房出租率在60%左右,其毛利率在20%左右,三星级以下酒店严重亏损。经济型酒店最近5年以每年100%以上的开店速度迅速在一、二级城市占据市场并将在未来几年迅速向三、四级城市扩张。其中,不仅有全国性品牌的快速扩张,也有区域性品牌涌入和大量星级酒店向经济型酒店转型。平均出租率在80%以上,节假日更是高达95%以上,其毛利率可达到40%甚至超过50%丰厚的利润,仍然在吸引资本炽热的投资欲望。据《2009年中国经济型饭店调查报告》统计,中国经济型酒店已经超过4000家,但仍仅占全国所有星级酒店(约1.4万家,不包括大量的社会旅馆)的29%作用。专家预计,中国经济型酒店在2020年前将达到10000家以上,达到市场上酒店的70%左右。中国经济型酒店正处在高速发展的初期阶段,还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并将成为中国酒店业市场主力。这个趋势背后的根本原因在于,人们的消费意识正在朝着冷静、成熟、消费差异、个性差异方向发展。他们已不再追求奢华的、高价格的、设施齐全的高星级酒店,而越来越青睐于价格实惠、卫生洁净、服务友好、舒适快捷的经济型酒店。二、大部分的单体或小型连锁的经济型酒店被全国性连锁品牌所整合全国性连锁品牌拥有更强大的品牌,统一的质量和服务标准,更专业的管理和更多的网点,无疑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从2007年开始,随着竞争的逐步加剧,尤其是成本的上升和出租率的下降,单体或小型连锁的经济型酒店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竞争弱势越来越明显,与全国型连锁品牌的出租率和平均房价逐步拉开差距。在未来的5-10年,绝大部分的单体或小型经济型酒店会被全国型连锁酒店所替代或兼并。目前,前10名经济型酒店仅占到国内经济型酒店38%的市场份额,这一比例将提高到80%以上。三、国际性连锁品牌相对本土品牌的优势将越来越明显随着中国的迅速崛起,随着2008北京奥运会和2010上海世博会的召开,随着中国市场的日益开放,中国的旅游业在未来的10-20年内将高速发展,并且吸引大量的国外游客。同时,国内旅游消费将迅速成长并升级,消费者对经济型酒店的质量和服务标准将会提高。在适应了中国市场之后,拥有国际质量标准和服务标准、国际忠实消费者、更先进的经营理念、更专业的管理能力和更强大的资金实力的国际连锁品牌相对于国内品牌的优势将越来越明显。以灵活、快速反应的本土品牌,虽然起步更快,但往往后劲不足,竞争劣势将逐渐显现—目前以本土品牌主导经济型酒店市场的格局将被改变。不少本土品牌将面临持续生存的巨大考验,甚至面临被重新洗牌的命运。四、特许加盟模式将超过直营模式成为经济型连锁的主流纵观国外经济型酒店大发展的历史,特许连锁经营的轨迹是世界酒店发展成功的最佳途径。欧美等发达国家的酒店总数中超过半数的都是特许连锁经营的模式。经济型酒店采取连锁经营形式是两组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一是酒店销售的空间局限性与消费者的分散性;二是酒店对规模效益的追求与个体酒店力量的薄弱之间的矛盾。事实上,这些趋势在成熟市场已经得到印证。美国酒店市场在过去的近30年经历了类似的过程。美国市场经济型酒店和所有星级酒店的比例现在已经是 7:3,而经济型酒店中80%以上又被前10大连锁品牌所占据。在这一行业变迁的过程中,专注于特许加盟连锁的美国速8酒店,经历了从开业第一家经济型酒店,到成为经济型酒店行业领袖的辉煌历程。
6,经济型酒店的国内发展
经济型酒店的概念产生于上世纪80年代的美国,近几年才在中国出现。经济型酒店的特点之一是功能简化,它把服务功能集中在住宿上,力求在该核心服务上精益求精,而把餐饮、购物、娱乐功能大大压缩、简化、甚至不设,投入的运营成本大幅降低。经济型酒店(Budget Hotel)是相对于传统的全服务酒店(Full Service Hotel)而存在的一种酒店业态。20世纪30年代末期到50年代末期是经济型酒店的萌芽与发展初期。这一阶段的主要特点是汽车旅馆的出现与发展。例如,早在1939年美国佛罗里达几家汽车旅馆就自发形成了行业联合组织品质庭院(Quality Courts),并于第二年改名为品质庭院联合酒店(Quality Courts United),为单体汽车旅馆业主提供行业服务。 我国经济型酒店最初的发展始于1996 年,上海锦江集团旗下的“锦江之星”作为中国第一个经济型酒店品牌问世。进入21 世纪,各种经济型酒店品牌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发展起来。除规模最大、历史最久的锦江之星外,首旅酒店集团和携程网于2002 年共同投资设立的如家快捷也得到了迅速的成长,并于2006年赴纳斯达克上市,成为中国酒店业海外上市第一股。除此之外,2005年成立的7天连锁酒店和汉庭酒店也分别于2009年和2011年赴海外上市。图表: 国内经济型酒店的整体市场局面状况(代表性酒店、服务对象、价位、入住率) 国内经济型酒店的主要品牌、服务对象、价位、入住率 代表性酒店 如家、锦江之星、尚客优 、汉庭、7天连锁等 服务对象 商务人士、普通白领旅游者 价位 150-320元之间。 入住率 品牌经济型酒店入住率多在90%以上。 资料来源:力勤资讯研究部 2010.06 尽管金融危机的影响仍旧没有完全消退,全球经济二次探底的风险依旧存在,但在中国经济快速发展、旅游市场持续增长、各地相关的交通、会议、展览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加速改善以及世博会、亚运会等众多利好因素的推动下,2009年中国经济型饭店市场供应继续保持高速的增长态势,截止到2009年末,中国住宿业市场上共有现代意义上的经济型饭店连锁品牌已经303个,已开业饭店数超过3757家,同比增长33.94%,已开业房间总数412840间,同比增长31.93%。2009年底和2010年初,随着国内经济的转好,部分地区的经济型酒店的出租率甚至重新上升到85%以上。从2001年至今,我国经济型酒店整体规模年均增速远超50%,这在世界经济型酒店发展史上是罕见的。2010年4月份,商务部出台了《关于加快住宿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以品牌化、连锁化、便利化经营为重点,力争用两到三年时间,将我国经济型酒店比重由不足10%提高到20%左右。加之进入世博期之后,上海经济型酒店的入住率都达到了90%以上,且是价格和入住率同升,普通标间的价格普涨20%-150%之间。这些推动力或示范效应必将使得经济型酒店出现新的投资和改造热潮。但市场并不是无休止的,热钱涌动的并不都是机会,风险同样与生俱来。抛开世博及亚运等题材,众多城市经济型酒店入住率从07年开始的逐年下跌也是不争的事实,市场竞争也日渐白热化。目前国内前五大巨头中已经有如家、7天、汉庭及锦江之星等四家分别在纳斯达克、纽交所及港交所上市,留个后来者的吸金空间相对较小。2013年,7天连锁酒店退市 ,转战中高端酒店市,但是郑南雁坦言,未来五年内7天连锁酒店仍然是7天的主要利润来源。历经激烈竞争的中国经济型酒店,仍然会保持强劲的发展动力。
7,中国经济型酒店的发展历程是怎样的
折叠60年代初到80年代末期从美国传播到加拿大、中美洲、南美洲以及欧洲。这种扩张同时刺激了本土经济型酒店的兴起,尤其是欧洲的经济型酒店开始快速发展。到80年代末期经济型酒店已经成为欧美发达国家成熟的酒店业态。折叠80年代末期到90年代末大型酒店集团的多元化战略和投资政策促使酒店集团更加倾向于通过资本运作来购买和整合原有行业内的品牌,而不是自创新的品牌。市场竞争淘汰了一些管理力量薄弱,资金运营不畅的品牌,一些大而强的品牌则因资本实力和管理实力变得越发强大。竞争的加剧迫使企业转向服务质量管理和品牌建设。品牌建设、质量管理、市场细分、产品多元化等企业内部管理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折叠新时期我国经济型酒店最初的发展始于1996 年,上海锦江集团旗下的"锦江之星"作为中国第一个经济型酒店品牌问世。进入21 世纪,各种经济型酒店品牌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发展起来。除规模最大、历史最久的锦江之星外,首旅酒店集团和携程网于2002 年共同投资设立的如家快捷也得到了迅速的成长,并于2006年赴纳斯达克上市,成为中国酒店业海外上市第一股。除此之外,2005年成立的7天连锁酒店和汉庭酒店也分别于2009年和2011年赴海外上市。中国经济型酒店的主要特点产品的有限性 经济型酒店紧扣酒店的核心价值——住宿,以客房产品为灵魂,去除了其他非必需的服务,从而大幅度削减了成本。一般来说,经济型酒店只提供客房和早餐(bed & breakfast),一些有限服务酒店还提供简单的餐饮、健身和会议设施。产品和服务的优质性 与一般社会旅馆不同的是,经济型酒店非常强调客房设施的舒适性和服务的标准化,突出清洁卫生、舒适方便的特点。价格适中 相对于高档饭店动辄上千元的房价,经济型酒店的价格一般在人民币300元以下,一些青年旅舍和汽车旅馆甚至只有几十至一百元左右。市场定位明确 经济型酒店的目标市场是一般商务人士、工薪阶层、普通自费旅游者和学生群体等。而高档酒店往往以高端商务客人、高收入阶层、公费旅客为主要目标市场。连锁经营方式 经济型酒店一般采取连锁经营方式。通过连锁经营达到规模经济,提高品牌价值。这也是经济型酒店区别于其他星级酒店和社会旅馆的一个明显特征。经济型酒店(Budget Hotel)是相对于传统的全服务酒店(Full Service Hotel)而存在的一种酒店业态。经济型酒店在全球的发展经历了四个历史阶段:萌芽与发展初期;蓬勃发展时期;品牌调整时期;重新发展时期。 20世纪30年代末期到50年代末期是经济型酒店的萌芽与发展初期。这一阶段的主要特点是汽车旅馆的出现与发展。20世纪30年代,随着美国大众消费的兴起以及公路网络的发展,汽车旅馆开始出现,为平民的出游提供廉价的住宿服务。例如,早在1939年美国佛罗里达几家汽车旅馆就自发形成了行业联合组织品质庭院(Quality Courts),并于第二年改名为品质庭院联合酒店(Quality Courts United),为单体汽车旅馆业主提供行业服务。二战后,美国经济的繁荣带动了大众旅游发展,引发了对中低档住宿设施的大量需求;城际高速公路网络的建成则促进了汽车旅馆的风行。1952年成立的假日汽车旅馆在吸收了过去汽车旅馆发展经验的基础上改善了服务质量,并且第一次尝试采取标准化方式复制产品和服务,在短短的十年时间里沿着美国的公路网络迅速发展。 从60年代初到80年代末期,经济型酒店进入蓬勃发展时期。酒店数量迅速增长,而且产品形态呈现丰富的层次性,开始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连锁经营开始取代传统的分散经营模式,单体酒店开拓出快速发展的扩张途径,一些发展得比较成熟的经济型酒店开始并购整合单体酒店。同时,经济型酒店开始了国际化的发展,从美国传播到加拿大、中美洲、南美洲以及欧洲。这种扩张同时刺激了本土经济型酒店的兴起,尤其是欧洲的经济型酒店开始快速发展。到80年代末期经济型酒店已经成为欧美发达国家成熟的酒店业态。 从80年代末期到90年代末,经济型酒店行业开始进行品牌调整。经过长期的快速发展,经济型酒店进入了市场成熟期,高速增长和大规模扩张的动力逐渐减弱。大型酒店集团的多元化战略和投资政策促使酒店集团更加倾向于通过资本运作来购买和整合原有行业内的品牌,而不是自创新的品牌。市场竞争淘汰了一些管理力量薄弱,资金运营不畅的品牌,一些大而强的品牌则因资本实力和管理实力变得越发强大。竞争的加剧迫使企业转向服务质量管理和品牌建设。品牌建设、质量管理、市场细分、产品多元化等企业内部管理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 进入21世纪,经济型酒店进入了新一轮快速发展时期。这主要表现在经济型酒店在发展中国家的市场开拓和本土品牌的发展。在中国、东南亚等地区,经济型酒店的扩张非常迅速。世界著名的经济型酒店品牌陆续进入,如雅高集团的宜必思(Ibis)、方程式1(Formula 1),圣达特集团的速8(Super 8)、天天客栈(Days Inn)、洲际集团的假日快捷(Holiday Inn Express)等,都纷纷瞄准了亚洲市场。同时,一些亚洲本土的经济型酒店品牌也开始发展,例如中国的锦江之星和如家快捷等。
文章TAG:
住宿业发展历程住宿 发展 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