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中概股为什么跌,目前中概股的惨跌颓势的可能原因是什么
来源:整理 编辑:尖叫部落 2025-06-29 06:34:33
1,目前中概股的惨跌颓势的可能原因是什么
从金贝塔最新推送的消息上可以看出,中概股重拾跌势,最有可能的是为了兼职中概股国内借壳上市,溢价日高,或会导致融资过多抽取股市资金,造成股市动荡,更多的原因还是宏观手段的介入所致。
2,这几天为什么概念股会爆涨又跌呢
涨的这些股票都和网络游戏有关联,第3季度财务报表显示含有网络游戏的企业业绩都不错加之国内网络游戏前景潜能巨大和这一原因导致这一轮炒作。
3,谁能告诉我 聚美优品 的股价为什么下跌了这么多
最近由于证监会收紧海外上市公司回归A股,造成中概股大跌。原因 股价得不到业绩的支撑 1增长放缓 业绩不佳2假货风波3. 竞争领域陷入红海
4,怎么利好的股票还是跌了现在是怎么回事
中国人都是玩孙子兵法的。很快就会颠覆西方已经形成的所有股市规律。我估计今天早盘就是最低点。下午翻红。是的,就是今天低开,下午可能大涨,不介意的话可以下载款免费版的红三兵股票软件来相结合。。
5,为什么还怕股价下跌特别是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的中概股
IPO指的就是新增加股票上市交易扩大市场供应量!而,大家的资金都是固定没有办法说多得去的了!市场容量扩大的情况下,供给量扩大而需求量不扩大的话,股价就会有下调的机率!所以,大家都怕IPO了!暴风科技创造了新股上市连续涨停的纪录,从7.14元/股的发行价一路上涨至208.97元/股,翻了近30倍。曾经拟赴海外上市的暴风科技转上a股后的市场表现,深刻影响到海外上市的中概股。分众传媒、盛大游戏拟借壳a股上市公司完成回归,完美世界、世纪佳缘、久邦数码等也在提议私有化,或在为a股上市铺路。业内人士表示,国内监管机构对新兴产业公司上市持鼓励态度,投资者对于互联网、游戏等行业备加青睐和追捧,股价暴涨为后续的再融资、并购重组等均提供了巨大的空间,有利于公司快速扩张。多家中概股私有化盛大游戏转向a股借壳上市似乎已成定局。近日有一款“中融-助金28号股权投资集合资金信托计划”对外发售,其募资投向为“收购盛大游戏9%的b类股份”。该计划显示盛大游戏私有化退市,解除vie结构之后,将由境内一家上市公司(有分析称为中银绒业)通过定向增发股份收购盛大游戏全部股权。今年4月3日,盛大游戏宣布已正式签署最终的私有化收购协议,将由中银集团等机构组成的财团,以每股3.55美元的价格收购公司普通股,并以每股7.10美元的价格收购ads(美国存托股票),总值19亿美元。另一只中概股分众传媒预计将在今年8月份在a股市场上市,或最迟今年年底。业内传言,分众传媒或借壳宏达新材登陆a股,宏达新材已于去年停牌。分众传媒2013年5月完成私有化退市时,退市的交易金额为35.5亿美元。在回归a股的道路上,分众传媒将搭建拟上市主体t1公司,分众股东以其持有的t1公司资产与上市公司原有的资产进行置换。分众持有的t1公司资产注入上市公司,分众原股东取得上市公司控制权。
6,中兴通讯股价为什么跌
盘中一度逼近跌停,全日暴跌7.46%,全日成交量创上市新记录!这就是昨日A股通信设备龙头中兴通讯的表现。无论业绩还是二级市场走势,都以稳健著称的行业龙头,在12日罕见地收出了光头长阴。实际上,12日这种摧枯拉朽似的放量暴跌,已是短短四个月内的第三起。难怪有市场人士感叹,中兴这座通信股中的顶梁柱,如今反而不如小公司让人安心。 AH股同遭重挫 8月12日,中兴通讯以22.95元小幅低开。然而早盘后段气氛突变,连续有大额卖单出现,短短四十分钟股价跌幅从3%扩大到近6%。午盘后不久空方重整攻势,13点18分一波跳水让中兴跌幅超8%!此后多方虽有反击但迅速被空方扑灭,盘中最大跌幅一度达9.4%!最终中兴通讯全日成交量达 4425.8万股,成交金额则达9.66亿元,成交量创上市13年以来的新高。此外,12日,中兴通讯在港股市场也遭受重挫,全日下跌5.41%连续收出第四根阴线。 四个月内三次暴跌 市场分歧加大 值得注意的是,12日这种放量暴跌,最近四个月在中兴通讯上已出现了三次。今年4月2日,跌近5%;4月30日暴跌逾8%。 对向来稳健的中兴来说,股价出现如此剧烈的波动本就少见,还如此频繁地出现更是让人相当吃惊。12日下午《每日经济新闻》记者MSN上对话图标闪烁不停,无论券商研究员、私募、卖方分析师、个人投资者都在问同一个问题——怎么会跌成这样? 4月2日那天大跌,是因为公司刚刚换帅,新总裁之前负责海外市场,因此外界预计公司今年重心会放到国际市场,担e68a84e8a2ad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31333262366364心业绩指标“量”升“质”降;4月30日重挫逾8%,是因为当天印度那边传来该国拟禁买我国电信设备的消息,市场担忧公司海外拓展受阻。相比前两次,12日这场下跌让该股大多数持有者都难以心安,因为居然没有为何暴跌的统一说法! 从记者了解到的情况看,昨日中兴因何暴跌有至少有5个版本,但无论哪种都未能获证实,就连不少研究员都模不着头脑。中兴方面也相当茫然,只表示公司会同各家机构投资者沟通,以了解他们卖出股票的原因;至于基本面上,近期并没有发生特别的事情。 有不愿具名的研究员表示,如今中兴通讯面临的行业大环境确实不及去年,过去一年推动公司业绩增长的运营商3G投资,在今年出现削减;再加上印度市场久久没有结论,预计公司今年业绩增长势头将放缓。 不过安信证券黄文戈就表示,他看好公司下半年的情况,12日这次暴跌某种意义上也提供了一个买入机会,毕竟三大运营商上半年进展缓慢的资本开支会在下半年提速,中国电信 CDMA网络扩容工程的议标已在近日结束,黄文戈认为中兴应该拿到了40%左右的份额。分离式可转债其认购权证的转股价格会对现实股价构成支撑作用。由于分离式可转债其债券持有的收益主要来自于认购权证的溢价,所以认购权证的活跃或认购权证与正股的联动将极大的刺激认购证和正股的正相关性。 可转换债券 是指持有者可以在一定时期内按一定比例或价格将之转换成一定数量的另一种证券的债券。 可转换债券是可转换公司债券的简称,又简称可转债,是一种可以在特定时间、按特定条件转换为普通股票的特殊企业债券。可转换债券兼具债权和期权的特征。 认购权证以证券结算方式行权时,按股票的公允价值,借记“股票投资”科目,按应付的相关费用,借记“交易费用”科目,按结转的权证投资成本、估值增值或减值,贷记本科目(权证投资——成本),贷记或借记本科目(权证投资——估值增值),按行权价款及相关费用合计,贷记“证券清算款”科目,按应支付的交易费用,贷记“应付交易费用”等科目,按其差额,贷记或借记“投资收益(衍生工具收益)”科目。同时,将原计入该权证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转出,借记或贷记“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贷记或借记“投资收益(衍生工具收益)”科目。
7,有谁知道现在为什么股票下跌吗
受到外围股市持续下跌的影响,周一大盘跳空低开低走,市场再现"黑色星期一"。权重股继续成为市场做空的主力,特别是金融股继续集体做空,使大盘单边下挫,沪指5000点大关也被轻松击穿。最终沪指报收下跌266.07点,量能同比略有放大。
两市盘面上,权重股继续成为市场杀跌主力,中国平安公布过千亿元的巨额再融资计划对市场形成较大打击,保险股在此利空消息面的影响下全线急挫,中国平安牢牢封死在跌停板上,中国人寿,中国太保跌幅均超过8%,成为市场的主要做空动力。中国石油再创新低,继续成为场内掼压大盘的主要空头动力。银行股中国银行、工商银行等跌幅也在4%左右,有色金属、煤炭等蓝筹板块处跌幅前列。而盘中仅有创投、农业、电器等板块逆势做多上行,如世纪中天、力合股份、龙头股份、复旦复华、大众公用等创投概念股均有不错表现。
从盘面特征分析,权重股继续杀跌,个股板块的炒作有所降温,近期一些强势股开始补跌,市场恐慌气氛加重。大盘近期呈持续加速破位下挫,重要支撑位一一告破,技术形态恶化,对市场人气打击较大。短期看,后市仍有调整的压力。但在经过持续调整之后,短期内大盘将有可能有超跌反弹的技术性要求。
版主记得采纳答案哦,谢谢这是市场的规律,有涨,必然就有下跌
大盘早已经脱离了上升趋势,这轮行情大盘是围绕5月均线运行的,现在5月均线压制股指,在看看这轮的涨幅,已经是7.65倍了,很高了,回过头来分析这轮行情是什么发动的,为什么?是奥运,有点,是宏观经济走好,有点,是人民币升值,也有点,但是我认为这些都是不重要的,重要的是所谓好的公司要在这个市场里抽血.那就是融资,圈钱.试想一下,现在发了多少大盘股,要是在熊市发的出去么,还有法人股的减持,这都需要有个很好的市场来配合.至此发动了这轮行情,一旦没什么可以上市的.大盘就会走一个漫长的回归道路,为庄稼买单的都是股民,想想中石油,高位是谁在买,这都是鲜明的对比.总之一旦趋势有变化,我们应该出局,想想97回归概念,奥运概念会给我门带来什么 ?顺势而为是最好的选择,不要轻易的抢反弹,等大盘月线回5月均线上方,在进场,现在风险大于收益.个人看法市场估值的中枢是由通货膨胀率的倒数决定的。如果通货膨胀率从5%上升到8.7%,估值中枢就应该相应从20倍动态市盈率下调到11.5倍市盈率。大牛市需要的基本前提就是低通胀,如果通货膨胀率从5%下行到3%,市场就能够接受33倍左右的市盈率。
笔者认为,不同意用净现值法来估值股票。因为用净现值来估值,就如同把股票等同于固定收益品种来定价,这在理论上是说不通的。假设市场上投资人普遍预测全年的通货膨胀率是5%,有人会将其理解为“持有现金1年就有5%的损失”,他们只说对了一半,事物的另外一半则是:投资人预测投资于上游原材料商品一年以后的预期收益为5%。只要投资人建立了稳定的预期,认为物价上涨的幅度将在5%左右,他们就会相应地认为去投资商品期货能够赢得至少5%的收益,前者代表风险,后者代表收益,这两者是统一的。“波动率和利率如同一个女人的上半身和下半身,取决于你关注的是哪个部位”,让人想起华尔街的交易员们这句粗俗却有道理的口头禅。
如果投资人相信投资商品原材料能够取得5%的收益,股票的价格就必须下行到20倍市盈率左右才能对投资人产生相当于期货的吸引力。如果通货膨胀率水平达到10%,那么,即便央行仍然保持着4%的存款利率(出现负利率),投资人仍然会相应预期投资于上游原材料商品的年化收益率也将达到10%,此时股票的估值就必须下行到10倍市盈率才能产生所谓的估值吸引力。
有朋友曾提醒说原材料和股票的风险是不同的,不能相应要求两者保持相同的收益率。但笔者认为,在通货膨胀的趋势已经明朗的情况下,投资大宗原材料商品的风险其实低于投资股票。因为在通货膨胀的条件下,大多数上市公司都不得不苦苦挣扎,一边应付原材料涨价,一边应付同业竞争者。所以,上述分析中对股票收益率的估值的判断方法仍然是偏保守的。
对究竟多少倍市盈率才是合理的问题,市场各方已争论很久了,文章也写得够多了。谁说20倍市盈率就一定是合理估值呢?把别国的数据拿过来说事,实在缺乏说服力。其实,市场估值的中枢是由通货膨胀率的倒数决定的。如果通货膨胀率从5%上升到8.7%,估值中枢就应该相应从20倍动态市盈率下调到11.5倍市盈率。因此,完全有理由相信通胀无牛市。
需要指出的是,沪深股市在1995年至1996年物价上涨期曾经从1500点跌倒300点附近。2005年,当大中城市房价大涨的时候,沪深股市保持了10倍左右的市盈率。只是由于统计口径问题,才使得房价的上涨没有全部体现在我国消费物价CPI指数中。大牛市需要的基本前提就是低通胀,如果通货膨胀率从5%下行到3%,市场就能够接受33倍左右的市盈率,而这个估值水平恰恰是我国物价指数在2007年下半年翘头之前的沪深300成份股的估值水平。
虽然有研究报告说我国上市公司业绩今年仍然将保持增长,但是这种增长的幅度也就在30%左右,即便经过EPS每股业绩的增长调整,沪深股市的估值仍有可能下行到与物价上涨预期相一致的水平上。可以说,对于估值中枢的下移趋势,此前市场普遍预期的业绩增长效应和两税合并效应都是杯水车薪,可以忽略不计的。
有人说,由于物价上涨,而储蓄存款利率是负数,所以老百姓的钱没有其他出路,只能去炒股,这将导致股票上涨。这种论述不仅根本错误,而且具有极大的欺骗性和误导性。央行并没有义务对普通居民所遭受的因物价上涨而导致的存款贬值承担任何补偿义务,这也就是为什么我国目前保持着明显的负利率而央行不急于采取行动的原因。保持长期的负利率并不能改变股市估值将随着CPI升高而下移的趋势。
为什么在通胀压力下青菜萝卜都在涨而股票却在跌?为什么钢材价格一路上涨而钢铁公司的股价却在下跌?为什么加息对抑制通货膨胀往往是无效的?这些问号成一条主线在笔者的脑海中串联起来,变得越来越清晰。从2004年10月央行第一次加息开始至今,笔者始终坚持“加息将推高房价”的观点。今天,无论央行面对物价上涨是否采取措施,或者采取怎样的措施,都不能改变A股估值中枢下降的趋势。今天坚持“通胀无牛市”的观点一如当年坚持“加息将推高房价”一样自信。因为这两者是基于同样的金融学原理。
文章TAG:
最近中概股为什么跌最近 近中 中概股